11月2日晚,包头又一次亮相央视荧屏!《焦点访谈》栏目以《供暖的“精度”民生的“温度”》为题,聚焦北方多个城市供暖举措,其中包头市的暖心做法获得重点关注。
这是包头今年供暖季收获的一份特殊“成绩单”,也是对这座城市民生工作的认可与肯定。


提前供暖,温度跑在寒流前
节目报道显示,10月初包头遭遇降温天气,气温普遍下降4℃至6℃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寒冷,包头及时调整供暖计划,将供暖时间提前两天,于10月13日正式启动供暖。
这一决策的背后,是这座城市对民生的高度重视。供暖管线里流淌的热流,比预定时间提前48小时抵达千家万户,传递的是城市管理者的为民初心。


科技赋能,精准测温到每家
《焦点访谈》镜头记录下了这样一幕:供热公司工作人员一早来到郝桂琴家测量室温。家住老式居民楼边户的郝桂琴往年总是为暖气时冷时热发愁,但今年她家的温度却很平稳。
这一变化源于包头推出的创新举措——为边户、角户、顶户等易失温用户加装新型测温设备。这些设备每小时自动测量室温并上报系统,实现从“人找问题”到“问题找人”的转变。

民生温度,藏在细节里
接受采访时,郝桂琴脸上的笑容说明了一切。从往年的时冷时热到今年的温度平稳,这个冬天,包头的供暖工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“精度”。
《焦点访谈》的关注既是对包头供暖工作的肯定,更是对这座城市民生温度的最好诠释。在寒冬来临之前,包头用行动证明: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
供暖管线里流淌的
不仅是热水
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
(来源:包头发布)
(见习编辑:曹靖宇:校对:吴存德;一读:秦新宇;一审:张燕青;二审:贾星慧;三审:王睿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