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少、供应不稳定及群众报销不便等问题,包头市医疗保障局指导青山区医保局,积极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政策,创新服务模式,试点建成“智慧医保驿站”,成功打通便民就医购药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Part.01

驿站以“三医联动”为核心,整合医保、医疗、医药资源,依托“互联网+医保”技术,实现了三大核心突破:
服务空间突破: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保结算体系,将服务终端从固定医疗机构延伸至人员密集区域,实现从“固定机构”到“灵活网点”的空间拓展,有效弥补基层服务空白。
服务流程突破:集成“在线问诊、电子处方流转、医保刷脸结算、药品追溯、自助取药”等功能,形成“诊、疗、付、取”闭环服务,群众可“即看即方、即方即购、即购即报”。
药品监管突破: 通过独立匹配药房与物联网、区块链技术,实现药品全流程可追溯、环境全程监控、库存动态管理,确保用药安全与供应稳定。
Part.02
流程极简化: 群众通过手机或驿站设备,即可完成从问诊到医保报销的全流程,“即诊即方、即方即购、即购即报”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。
结算无缝化:“刷脸结算”功能与医保系统无缝对接,极大简化了报销环节,提升了支付便捷度。
管理精细化:深度融合“在线问诊、刷脸结算、追溯扫码、安全取药”四大功能,建立数字化追溯与智能监管系统,确保药品来源清晰、去向可查、库存可控,筑牢安全防线。
Part.03
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,鼓励合规医药企业参与建设运营,形成“政府引导、企业参与、群众受益”的共建格局。同时,建立绩效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,并打通医保基金智能监管通道,确保服务模式健康、可持续运行。
“智慧医保驿站”的试点,是我市深化医改、推动基层医保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,为构建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+医保”新型服务模式提供了成功范例。
(来源:包头医疗保障;编辑:霍晓霞;校对:吴存德;一读:张飞;一审:张燕青;二审:贾星慧;三审:王睿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