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场现代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在深秋的五当召通用机场进行,全面展示了“人防+物防+技防”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。

灭火队员使用高压水泵实施精准扑救。

灭火队员展示油锯割灌机装备。

灭火队员展示风力灭火机。
演练现场,身穿橙红色救援服的专业消防队员们熟练操作着风力灭火机、高压水枪等传统装备,运用点烧隔离带、分段扑救等战术在火线上灵活穿梭,每一步都透着“人防”的扎实底气,筑牢守护林海的第一道防线。

F2000无人机进行高空投弹灭火作业。

垂直固定翼无人机侦察火情。


JLI400U-C型灭火车班组协同灭火战术演练。

扑火队员持风力灭火机进行扑救。
空中,一架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正在盘旋,它不受场地限制,续航长达6小时,通讯半径达50公里,堪称“空中天眼”。通过搭载的红外热成像设备与AI算法,它能穿透烟雾精准识别火点,实时回传数据至指挥中心。不远处,F2000型大载重无人机正蓄势待发,这款无人机最大载重达25千克,可在6级风中稳定飞行,专门负责对陡坡、隔离带等危险区域实施精准灭火。演练现场还出现了护林航空直升机和消防机器狗的身影,这些高科技装备的协同作战,勾勒出一幅立体化、智能化的现代灭火作战图景。从地面到高空,科技正在重新定义森林防灭火的作战方式。

机器狗进行防火宣传。
当人防的“铁骨”、物防的“坚盾”与技防的“智慧”相结合,便织就了一张更安全的防护网,时刻严阵以待,守护森林草原的安宁。
(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:刘晓婷;图/记者:吴杰)
(编辑:吴存德;校对:霍晓霞;一读:黄韵;一审:张燕青;二审:贾星慧;三审:王睿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