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谈丨满格充电,满分治理
来源:包融媒   2025-11-13

□周启航

去年以来,昆都仑区累计投入2300万元,为全区350个居民小区建成充电车棚1161个、充电桩13185个,充电设施覆盖率接近98%。从飞线充电的提心吊胆到扫码付费的方便快捷;从小区内的乱停乱放到车棚中的井然有序;从楼道里的安全隐患到监控下的安心放心。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看似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,却是连接着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治理观念的要事。

想要为居民解难题,就要和居民面对面。当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地上门收集意见,敲开的就不仅仅是房门,更是通往民心的治理通道。“走访入户”“凉亭座谈”,这些看似“没效率”的“笨办法”,却成为了数字时代沟通群众的“捷径”。调研问卷可以生成二维码、群众意见可以网上投票,但民生痛点不会自动变成治理重点。想要给难题精准把脉,就要无限地向群众心坎走去。当社区主动对接新能源服务企业,企业最终以“成本价运营”模式参与建设,多元共治的和谐理念就已深入人心。

城市治理需要环环相扣的治理体系。针对不同小区特点,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也需要“私人订制”:比如,老旧小区合理设置供电点位,为居民提供便利;无法新建或改建的小区,至少在外围配备一个公共充电车棚,满足居民需求;空间紧张的小区,充分利用零散空间建设小型化、分散式充电桩集群;新建小区则在规划阶段提前布局,通过人车分流、加装阻车护栏等方式,引导居民规范充电、养成良好习惯。特别是“光储充安”一体化车棚的创新实践,更是将新能源技术融入基层治理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。

昆区充电设施改革的背后,是写满居民幸福生活的民生账本。当每个社区的充电桩都能亮起温暖的灯光,当居民不再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而费心费事,当杂乱的飞线不在、车棚内车辆摆放井井有条,这座城市的治理网络必将更加坚韧绵长。


新媒体引导图

责任编辑: 图日根;一审:图日根;二审:张富博;三审:李涛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包融媒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、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单位将及时处理。(电话:0472-2518515)

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~
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