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“十四五”|运动之城,活力包头!“十四五”体育画卷这样展开
来源:包融媒   2025-11-28

e34820a92c104387a3b07a273643ede7

11月20日,初冬早上七点,青山区的体育公园内已是一片热闹景象。阿姨们在新升级的广场舞场地舒展身体,不远处的乒乓球台前,几位退休大爷正挥拍对战。“以前想打球得跑三公里,现在下楼拐个弯就行!”这样充满活力的画面,如今已成为包头每个清晨的“固定节目”。

翻开包头体育的“十四五”画卷,没有枯燥的数字罗列,处处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运动惊喜。

秋冬景色中,参加包头马拉松赛事的选手们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奔跑。


方便的“家门口运动圈”

老旧小区想健身?100%覆盖的公共健身设施早已到位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13000余件器材陆续“上岗”,从乒乓球案到羽毛球架一应俱全,健身步道也全面升级,相当于把“健身房”搬到了居民楼下。60个体育公园及广场完成改造,“十分钟健身圈”不是口号而是日常:早上在社区练太极,傍晚沿着健身步道散步,周末约朋友去体育公园打篮球。

此外,万人迎新健步行、首届呼包鄂跨城联动万人徒步大会等300余场大型活动连番上演,为市民提供广阔的运动参与舞台;安全保障同样贴心,全市公共体育场所配备了30台AED设备,让市民在运动时安全感十足。

冬天的劳动公园成了人们滑冰的好去处。


“全季运动”不重样

夏季,马拉松点燃全城热情。2023至2025年连续举办的包头马拉松,每年吸引6万余名选手参赛,从钢铁大街到赛汗塔拉,一路尽览草原风情与城市繁华;赛事期间,餐饮、住宿、旅游等行业全面升温,真正实现“一场马拉松沸腾一座城”。

冬季,则有冰雪盛宴。连续四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活动精彩纷呈:青少年速度滑冰公开赛上小将们飞驰竞技,南海湿地的冬泳邀请赛展现勇气与活力。室内冰雪馆的建成,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随时都可以享受冰雪乐趣。

林荫路第七小学马术课。


青少年体育活力奔涌

赛场是成长的最佳练兵场。“以赛代训”让包头少年在汗水中快速蜕变——每年如约而至的青少年U系列锦标赛、冠军赛,为孩子们搭建起常态化展示舞台,让每一份热爱都有处安放。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、自治区首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、第十四届市运会等各种赛事,无不展现少年们敢打敢拼的运动激情。

冰雪、马术进校园活动让更多孩子接触到特色运动;足球、篮球、冰雪等特色学校遍布城市角落。从课后的趣味训练到热闹的校内联赛,孩子们在日常中培养兴趣,一步步解锁运动技能,让身体里的潜能生根发芽、尽情绽放。

“部校通”青训体系有效解决了校园足球缺教练、社会足球缺场地的问题,组建的队伍在各大赛事中屡创佳绩。更有丰富的赛事陪伴成长,中乙联赛、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在家门口上演高水平对决;“市长杯”校园联赛、城市业余足球赛覆盖全年龄段,让对足球的热爱从小种子长成参天大树。

国际赛场交流更拓宽了少年视野。ITF国际网球大师赛的精彩对决、全国男子水球锦标赛的激烈拼抢,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感受运动魅力。2025年,中日韩、中俄蒙国际青少年运动会相继落地,中外少年同场竞技,包头孩子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体会体育精神,也让全世界看到这座城市的蓬勃朝气。

如今走在包头街头,运动的身影随处可见:晨练的老人、操场上奔跑的学生、冰雪馆里欢笑的家庭、马拉松中坚持的跑者……体育早已不是“专业选手的事”,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。从清晨的体育公园,到深夜依旧热闹的健身步道,包头用一场场活动、一个个场馆、一次次赛事,将“运动之城、健康之城、活力之城”的理念,写进了每个人的快乐生活里。




(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: 郭晓云;图/记者:李强

(编辑:张飞;校对:吴存德;一审:张燕青;二审:贾星慧;三审:王睿)

新媒体引导图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包融媒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、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单位将及时处理。(电话:0472-2518515)

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~
发布